一夜辛勞,葉曉華久久未醒,臨近中午,才姍姍起來
玉蓮見瞭他懵懵懂懂從房裡出來,神秘一笑道:“昨晚睡得好不?”
“還是自己傢裡睡得舒服。”曉華隨口答道。
“呵呵,還不因為傢裡有個墻洞,能讓你鉆。”
曉華嘿嘿一笑,跟著她進瞭廚房。見沐雨坐在灶臺下,看著灶火發愣。上前笑著招呼道:“姐!飯煮糊沒有啊?”
沐雨看瞭他一眼,一低頭躲開他的眼神,道:“像你這樣的流氓,也就配吃糊飯。”
“又怎麼啦?誰踩你尾巴瞭?”
玉蓮在一旁呵呵笑道:“曉華,你姐發癔癥呢,你別理她。”
說完在灶臺上打開鍋蓋,一股熱騰騰的水霧噴湧而起。隨著水霧散去,就見蒸著一大鍋黃燦燦的玉米窩頭。玉蓮飛快地從裡面抓出兩個,裝在碗裡,遞給曉華。
道:“趕緊吃瞭忙你自己的事去,別又弄得見瞭星光,才肯回屋。”
“噯!知道瞭。”曉華乖乖應道,伸手抓起碗裡的窩頭,在嘴裡吹瞭吹,柱著拐杖轉身便朝屋外去瞭。
打開院門,就見桃子提著兩隻大公雞,朝這邊匆匆走來。見瞭曉華就急急喊道:“師傅,不好啦,縣裡來人,說是要帶漂亮姐姐回省城去。”
曉華心裡咯噔一聲,第一反應就想,莫非是小雨姐的病情,走漏瞭風聲?
一問才知,原來桃子在診所晾曬草藥,見村外來瞭個幹部打扮的陌生人,在大隊部裡,找王大足瞭解沐雨在村裡的情況。
大足與曉華交往不深,也不太瞭解具體情況,所以把桃子叫去問瞭問。聽那幹部的意思,好像是上面有人想見沐雨,要在國慶節前,將她送去北京。
這時正好,牛滿圈提著公雞去診所感謝曉華,桃子就借機趕來報信。
聽桃子氣喘籲籲地將前後經過一講,曉華心中稍安。雖一時判斷不出此事兇吉,但至少可以肯定,小雨的病愈,外界並不知情。
於是吩咐桃子再去打探,自己則提著公雞回院商量對策。
對於沐雨的走,曉華並沒感到多少意外。在他心中,一直就隱隱有著這樣的預感。不管沐雨如何改變,她終歸遲早會離開山村。無論是被動也好,主動也罷,曉華從來沒懷疑過,這一天肯定會來。
這也是他在兩人關系上,一直克制自己的原因,如今想來,他為自己保留著與沐雨的底線,而暗自慶幸。不然對沐雨來說,心裡定然會留下傷害。
玉蓮見他去瞭又回,連忙上去接過他手裡提著公雞,問道:“牛傢送的吧?”說著樂呵呵的將雞關進瞭雞籠。
沐雨在堂屋手裡拿著窩頭,低頭喝著苞米粥。見瞭曉華,也不知是煩他,還是逗趣,故意將頭轉到一邊,不去看他。
曉華心裡揣著事,自然無心計較。一屁股在她對面坐下,就道:“姐!你們傢在北京有當幹部的親戚,或者熟人嗎?”
“怎麼啦?無端端地想起來問這些?”沐雨警覺地問道。
曉華接著便將桃子瞭解到的情況,一字不漏地說瞭一遍。
沐雨聽瞭久久無語,一直在心中思忖,北京和國慶節這兩個關鍵詞,上面有人要見我,會是誰呢?
“不會是唐詩回國瞭吧?”沐雨好似終於理出瞭頭緒,接著說道:“曉華,不用緊張,一定是我的同學唐詩,跟他爸爸受邀回來參加國慶節觀禮。”
“你們美院花仙子中的百合花?他爸爸是什麼人?還能受邀參加國慶節觀禮?”
唐詩這人,曉華聽蕭婧說過。隻是有些意外,這樣的場面,一般受邀的都是友好國傢的元首,觀禮者身份都非同一般。
“愛國僑領,為新中國的建立,作過貢獻。逢國傢重大慶典,定會收到邀請,以前也有過。”沐雨接著說道:“這此唐詩通過政府渠道,來此尋訪。我想她肯定是收到瞭,美涵在我病時托人帶出去的消息。”
“那不去成嗎?”曉華想到小雨一走,玉蓮不知會怎麼難受,試著問道。
“你說呢?如果我估計不錯,這次來人不是統戰部,就是外交部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