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農村少婦那些事兒:小月阿姨-第220章:梅花詩準確預言元明的歷史更替- 完结

作品:我和農村少婦那些事兒:小月阿姨|作者:打开信箱|分类:乡土小说|更新:2023-12-16 12:41:07|字数:1480

  章清芳大伯眼神中體現出來的對於中華文化的這份感情深深感染瞭我——大伯,這元朝不是挺厲害的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還有忽必烈,我聽說當年成吉思汗後代的鐵蹄都已經把大半個俄羅斯征服瞭,整個歐亞大陸都聞之色變,說這韃靼人太厲害瞭,所到之處,遇到抵抗就屠城,太狠瞭!

  章清芳大伯講——相比較漢人,韃靼人是一個還未完全開化的蠻人,這樣的蠻人頭腦簡單、四肢比較,韃靼人之所以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實他們的武功蠻力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他們比漢人團結,我泱泱華夏民族要能齊心協力,100個成吉思汗也不在話下啊,我大漢族之所以失瞭天下,淪為韃靼人的奴隸,處於各色民族之中最低下的地位,那都是因為不夠團結和文明太發達瞭,而野蠻人都是頭腦簡單很團結的,當初秦人的一統天下,就是因為秦人相比較其他國傢的人更加野蠻和尚未開化,這文明發達到一定程度就物極必反瞭,這是一個永恒的矛盾啊!

  我就說——大伯,那你接著給我講講邵雍老先生下面剩下的幾首梅花詩吧!

  章清芳大伯於是接著講——這第三首梅花詩講得是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說得就是元朝的興衰!

  「天地相乘數一原」是說天幹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瞭源頭,就是新朝代的氣數來瞭,「忽逢甲子又興元」的「忽」字就是指元世祖忽必烈,「興元」指元朝興起,忽必烈於公元1260年即大汗位,於公元1264年(甲子年) 登基興建元朝,定年號為至元元年,後又遷都燕京,至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的建議,取《易經》中「幹元」的意思,改國號為「大元」,統治中原,元朝雖然因元世祖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而得以發展,但在忽必烈死後,馬上陷入一片爭權奪位的混亂之中瞭,在經歷瞭從元世祖至元順帝的十位皇帝後,這個輝煌一時,曾經橫跨歐亞的短命王朝,就走入瞭滅亡!

  若從公元1279年宋朝滅亡算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滅,差不多八十八年,正所謂「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一句,是指元順帝時,有個宦官撲不花,扣壓警訊不上報皇帝的害元之事,正是「殘花」「總不言」啊!

  章清芳大伯接著講——接著這第四首梅花詩畢竟英雄起佈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正好就預言瞭明朝的興替,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賤,身為平民佈衣,曾當過幾年和尚,後參加農民起義的紅巾軍,因為驍勇善戰,大顯英雄本色,從一個普通士兵躍升為領袖,並於公元1368年在南京稱帝,就此「朱門」不再是舊的黃土農傢瞭,「畢竟英雄起佈衣,朱門不是舊黃畿」就寫明瞭這段歷史。

  「飛來燕子尋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奪取帝位的歷史,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太子早亡,將皇位傳給瞭皇太孫,即明惠帝,當時,有十幾位皇子被封為藩王,駐守邊塞,其中駐紮在燕京的燕王朱棣,深悉兵法,屢建戰功,實力最強,威望最高,書生氣十足的明惠帝,在謀士的建議下,執意削藩,罷免燕王等藩王的權位,燕王即使裝瘋都無法幸免,無奈隻好在建文元年起兵反抗,被迫發動「靖難之役」,因為燕王朱棣才德出眾,智勇過人,終於在四年後勝出,攻入南京,奪取帝位,成為明太宗,後又被稱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燕王得天下,仔細想來也確為「尋常事」,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統治下,經歷瞭他全盛的輝煌,但明朝末年的衰敗,加上多年的農民起義,使得大明王朝終於是「開到李花春已非」,「李花」就是指明末的闖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占瞭北京,崇禎皇帝於紫禁城後的煤山(現為香山)上上吊自盡,明朝滅亡,即所謂「春已非」啊!

  

推荐小说:騎行社的女友青(女友青青的春情) 已為人母的人妻變成瞭女孩這件事 晴欲之海 女人不易 贅婿 迷人老婆风骚事 升華的愛——父女情深 熟女之殇 我的極品女友 终极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