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拼命、自也有三分殺氣。待葉曉華火燒火燎地拿著燒火棍奔至小賣部外。卻見羅美仙全須全尾,手持電筒好好地站在那裡,一臉迷茫地看著自己。
不由得驚聲問道:“誰欺負你瞭?嬸!”
聞言,羅美仙才一臉釋然,伸手拿過曉華手中的木棍,小聲說道:“誰還能欺負得瞭我呀?書呆子!看你這樣子,我還當你出來是想殺人滅口呢。”雖說是取笑之言,但想著曉華關鍵時刻,竟然肯為自己拼命,口氣裡自是充滿瞭欣慰。
說完她拉著曉華便用電筒往墻角照去,道:“這兩個人一身是傷,都脫瞭人形瞭,我們快過去看看,別真叫出瞭人命瞭。”
葉曉華這時才順著手電的光柱,看到瞭地上的兩人。心裡立刻就咯噔一下,隱約已經猜到這兩人是誰。
當即二話不說,上前兩手一抄,抱起一個就往裡走。
等他將兩人都安置在炕上,一摸渾身都燒得滾燙。連忙取過熱茶,分別給這二人喂下。
曉華這才轉頭吩咐羅嬸去熱些稀飯,自己便急著要出門找人。
羅嬸見炕上這兩人都長發蓋面,瘦骨如柴,直到此刻都未認出他們是誰。她跟至門口輕輕拉著曉華一問,才知是大滿、大足兄弟二人,當即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以山裡人淳樸的思維,怎麼也想不通。這好端端的兩人,出去轉瞭一圈,怎麼回來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瞭,就如同從地獄才放出來一般。
曉華自然是懂得山外鬥爭的殘酷,猜想這大滿、大足兄弟,多半是因受兄長所連累,才遭此磨難。自兩人被省裡的來人帶走,他心中對此早有預感,隻是沒想到,會被折磨得如此之慘。
出得門去,曉華一路思想。王大生、王大活得勢風光之時,大滿、大足他們兄弟二人,也沒少受其權利帶來的恩惠。兩個文盲都能長期為村上幹部,隻怕與這兩位哥哥在外為官不無關系。
或許人生就是如此,禍福從來相依。享受瞭由此帶來的恩惠、同時也就必須承擔起與此同在的風險,兩者就猶如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無法割舍。
一念至此,曉華心裡就更加欽佩起道傢先祖老子瞭。“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傢兩千多年前便已洞悉天機,留後世於真言。
奈何後世蕓蕓眾生偏卻置若罔聞。由自一葉障目,貪婪地苦尋福祿捷徑,殊不知這世上並無單純的幸運,就如如同這世上沒有單面硬幣一般,如何能得?
看透瞭這一層,葉曉華內心自然平靜瞭許多。
俏嬸心中其實已經不安已久,此刻見自己心神不定的預感,終於應驗,反到未見慌張。
與曉華一同趕至村口小店,見兩人都虛弱不堪。為便於治療,當即決定讓曉華和羅嬸一起幫忙推著板車,將兄弟二人一同送回自己傢中照料。
三人一夜奔波忙碌,待清洗處理完傷口,已是夜深。
曉華自然清楚此事輕重,當下情況不明,他吩咐最好暫且先不要對外聲張。這樣如果這兩人是私自逃回,村上也好有個回旋餘地。其他隻有等兩人醒來,問清原由再作下一步打算。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俏嬸留下羅美仙與自己替換,堅持讓曉華先回去休息。
曉華當然明白她如此安排,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當著第三人,互相之間終需留張窗戶紙,免得日後見面尷尬。
故也不與二人客套,表示明日再來檢查,帶著羅美仙一臉不舍、萬般遺憾,便轉身出門去瞭。